诗歌鉴赏

诗歌中充满了各种象征含义,暗示和隐喻表达。对一首诗歌的解读就意味着展示出自己对其内在含义的理解。诗歌解读总是主观的以及高度个人化的。但是,你应该通过引用诗歌本身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诗歌鉴赏撰写准备

阅读过你精心挑选的诗歌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对该诗歌进行解读了。了解该诗的主旨,同时阐释诗歌内容是否与标题相呼应。如果该诗歌没有正式的标题,那么这首诗的第一行就被认为是其标题。

鉴别该诗的风格,是挽歌、十四行诗、戏剧独白诗、颂诗,还是三节联韵诗等?定义该诗的主题和论点。注意不要搞混。诗歌的主旨可能就是某个词所表达出的主题。例如:友谊,伪善,爱情。论点的范围则更广。它是诗歌的主要观点,可能包含在某个句子表达之中。例如:闪闪发光的未必都是金子。

明确诗歌中主体是什么。该主体可能未经戏剧化(未定义),或经历了戏剧化。(该主体称为“我”,或者属于一个特定的角色),如果主体自称“我”,那你就应该记住这不是指作者本身。它只是一个发声的主体。

确定诗歌中所使用的韵脚,如果存在的话。诗歌的韵脚就是以相似词语重复出现的部分。如果没有明显的韵脚,那就找一下中间韵和半韵。

分析诗歌所营造出的声音效果。可以是准押韵或头韵。

  • 准押韵—词语中相似元音的重复。准押韵的例子可能是很难找到,因为它们的使用很微妙,是下意识地出现在写作中的。

·头韵—以类似的辅音发音开头的单词进行重复。
准押韵和头韵经常集中在一些重要词语上,用以加强诗歌色调的表达并在情感上深化其语义内容。

鉴于一些视觉元素。应注意诗歌的长度、诗歌章节数量以及每行诗歌的长度。像其它正体诗一样,一首十四行诗有一定的行数,并且每行都有固定的长度。自由诗在形式更自由。在具象诗中,诗词以图像的形式反映出作者索要表达的主旨。

诗歌结构的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主位结构和形式结构。主位结构或情节,是诗歌中事件的发展方式。包括矛盾、不确定性因素和模糊性因素,因为它们指明了诗句的含义。形式结构是诗歌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的方式(如诗歌章节、鸣声、对句等)。

诗歌中的基本文学手法

对诗歌中用到的文学手法进行描述。这些文学手法的使用都是为了对读者造成更强烈的影响。其中常用的文学手法包括:

  • 暗喻:两种题材间含蓄的类比。
  • 明喻:两种事物之间的比较,常使用“如”或“像”。
  • 矛盾修辞:一种对立的修辞方式,结合两种矛盾术语。
  • 讽喻:隐喻的拓展形式,其中一些事物、人物或行为所表达的含义在叙述本身之外。
  • 夸张:用于强调的极端夸张。
  • 反叙法:讽刺的轻描淡写,以消极的反面表达积极的方面。
  • 象征:代表某一观点的对象或主题,一种物质实体或一种相似、关联或约定的过程。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的概念以人类特征。
  • 拟声:使用一些词语模仿与某些事物或动作相关的声音。
  • 暗示:著名历史事件,文学人物或重大事件所涉及到的东西。

思考诗歌在字面外要表达的意思。写下你读完整首诗歌后的总体印象,并说明它是如何影响你。不要害怕表达自己想法,因为在解读诗歌的时候你也揭示了自己对该首诗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