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任何人阿道夫·希特勒、马丁·路德·金、斯大林、印度圣雄甘地、成吉思汗和耶酥基督有什么共同点,可能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不太容易回答。他们持有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甚至在截然不同的社会变革过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成为了能够决定他们在各自领域充当领袖的因素。他们几乎都魅力无边,能够影响广大人民群众。人类历史上各个领域都有着有不少独具人格魅力的人,他们在或活跃于宗教界,或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或在创意媒体间游刃有余。魅力这个词本身既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大多数人认为魅力是种超乎自然的力量。不过,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魅力”这个概念,在神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中“魅力”有不同的意义。 “魅力”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单词“χάρισμα”,意为 “独特的天赋” 或 “优雅”。在古希腊有一个女神叫“charits”,一个拥有魅力的人,她美丽,可爱,轻而易举的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在现代社会学和心理学中,“魅力”被定义为在追随者中产生无限信任和支持的某种能力,其亦能帮助人确立个人的权威与影响力。 它也能被理解为吸引力,能激发他人的奉献精神和仰慕之情。 各个国家现代科学家,尤其是德国的科学家对“魅力”这一概念进行了研究。神学家恩斯特·特勒尔奇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而20世纪5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国家理想的领袖类型“这一框架内对该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马克斯·韦伯的著作《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中,他说明了魅力的基本定义: 魅力是个人性格的素质,因为有这种素质有魅力的人变得出类拔萃,他们被视为有非同寻常的个人能力的人,具备特殊的素质或者力量。他们能为凡人所不能为,也有些人认为这些才能是天赋的使其成为社会的典范。由此,这种人被视为杰出的领导者。此外,韦伯认为世人应该 “准备好”接受有魅力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诠释着“乱世出英雄”这种巧合。我们只要纵观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德意志的历史,或者天主教在罗马帝国落地生根时的情形便能理解这一说法。 魅力和超凡魅力的人总是被认为一种不可思议的客观存在。成千上万的人几乎崇拜他们为领袖,人们相信有些领导者拥有超自然的力量。想要藐视或者挑战“魅力”这个概念,绝非易事,因为“魅力”在本质上似乎超乎尘世的经验主义认知。如今,当我们如果相信一个人很优秀并能对他人产生非凡影响的时候,我们就会说这种人有魅力。如果一个人除了魅力以外,还具备力挽狂澜的领导才能、巧舌如簧的口才、以及不俗的个性特点,并能坚持某种理念并保持坚定的话,魅力就不光是“天赋的”能力了,而会变成树立个人权威和权力的强大工具。 参考书目 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 edited by Angus Stevenson and Christine A. Lindber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Weber, M.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translated by A. M. Henderson and Talcott Parsons. Free Press, 1924/1947, pp. 328 Psy-factor. Center of Practical Psychology. Charisma. (n. d. ...
定义文章范文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自带操作系统的手机,这种手机类似于电脑,跟传统老式手机相比具备更先进的计算能力和连接性。它具备一站式解决方案,智能手机具有信息管理、拨打或接听电、发短信、访问互联网等功能。现代智能手机内装有很多默认应用程序,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免费和收费的应用程序。以前手机只是移动电话,但现在手机成了个人移动电脑(Zheng & Ni, 2010)。我们可以将智能手机看作是融合了传统手机一切功能的掌上电脑(PDA)。智能手机有个强大的小操作系统,在小触摸屏上同样有个功能齐全的小操作界面。智能手机有四种主要类型: 苹果手机(iPhone),Windows手机,安卓手机 (Android)和黑莓手机 (Blackberry)。虽然Symbian智能手机是世界销售量最高的手机,但诺基亚公司舍弃了它的本土Symbian,而转向微软手机平台,现在该公司销售了数百万台设备,他们的产品是世界上第二个最畅销的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的用途对我们来说首先它是打电话的设备,此外智能手机具有传统手机没有的一些附加功能,如一般只有掌上电脑和个人电脑具有这些功能(Dhir, 2004)。智能手机进入市场后在慢慢取代个人电子助手,一开始的时候人们仅把电子助手用于发送和接收邮件、编辑文本文件。 后来,出现了无线个人数字助理(PDA),同时手机开始具备发短信的功能。因此,个人数字助理有了越来越多的手机功能,而手机变得越来越像电脑。 智能手机与传统手机最关键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智能手机与普通手机不同,因为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让我们能够下载并运行软件和应用程序。操作系统类型取决于智能手机的型号。比如说,苹果手机使用苹果操作系统(iOS),黑莓手机使用黑莓操作系统 (Blackberry OS)。其他智能手机用谷歌安卓操作系统 (Google Android OS)、微软视窗操作系统 (Windows Phone)和惠普操作系统 (HP webOS)。此外,智能手机有一些应用程序被视为内嵌的基础软件,这些软件帮我们创建和编辑文档 (比如说微软办公软件),帮我们下载个性化的软件。 随着3G和4G数据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具备了更高的网络访问速度。智能手机还有连接无线网络的功能,因此用户能在无线网覆盖范围内随时上网。此外,智能手机上有标准键盘,也就是跟电脑键盘采取相同布局的键盘(Dhir, 2004)。智能手机像普通手机一样能发送和接收短信。然而,智能手机与普通手机有区别,智能手机能与个人信息和专业电子邮件帐号进行同步。通过智能手机能使用包括AOL公司的AIM、WhatsApp、雅虎讯息通等即时消息服务。所以智能手机的上述功能让手机变得smart起来(英语中智能手机叫smartphone), 就是“聪明”起来。智能手机和传统手机的技术总在不断地革新。因此,我们几乎可以预见手机的变化将会是日新月异的。 参考书目 Dhir, A. (2004). The Digital Consumer Technology Handbook: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Devices, Standards, Future Directions, and Programmable Logic Solutions. Amsterdam: Elsevier. Zheng, P & Ni, L. (2010). Smart phone and Next Generation Mobile ...
什么是真正的美?
要想对“美”下一个定义,这本身就是件不现实的事情。每个人对“美”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是人或其他事物内在或外在的一种现象。 现代人们对“美”的理解常常纠缠于体质形态的概念。女性特别需要被视为美女。以至于有的女性为了变得更好看,跑去做整容手术。 有些人的内在美会与其外在形象出入很大,有时甚至与人们见到的外在形象形成剧烈的反差。虽然我们会说人的外在美是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方面,且常常根据外表去评判他人,但千万不可忽略人的内在美。说起这两种美,我们可以考虑哪一种是“美”的真正意义。 妆容无法提升我们的本质,这只是大家隐藏自己的一种方式。我们在脸上、在内心进行过多的掩饰,不会觉得累吗?妆容仅仅是在我们的躯壳上遮盖真实的样貌,其无异于面具。化妆也可以理解为缺乏安全感。那我们到底为什么喜欢化妆呢?是为了隐藏皱纹和肌肤上的瑕疵吗?还是其他缺陷? 手术就更加糟糕了。有些人不珍惜上帝赐予我们的样貌,并花费巨额的金钱去“变美”。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独有的特质”。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们的外形都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外形与喜好炮制出来的。我们都本来就很美。如俄克拉荷马州妇女联盟声明: “所有的女人和女孩都是美丽的。喊出来。并坚信。因为你就是个美女。” 我们如果坚持篡改自己的身体,我们永远无法实现生活的初衷。谁能否认女性改变身体的渴望没有将我们自己变得远离真实的本我吗? 实际上,所有人,无论男女,都无法否认自己醉心于维持自己的吸引力。但你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驱使我们这样子的?对美貌和名利的兴趣如此之大?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像着了魔似的为之倾心?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有着要变得的像封面模特那般迷人的“冲动”呢?仅仅为了完善自身? 这就是媒体对人们审美方式造成的影响。实在是非常难避免看到与“美容”相关的化妆品和药片广告,因为各种大众媒体都在播放这种广告。媒体不断地提供给我们各种虚拟现实的空间,好像从没人为这件事儿感到厌烦。模特为了隐藏自己的缺陷都浸泡在化妆品中。这是种隐藏事实并炫耀不健康美丽形象的行为。 然而,媒体的洗脑方式类似于上帝给我们的考验,要看我们是否能够经得起诱惑。这中诱惑延长我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过,我们不要因为新闻媒体的所作所为而批评它。传媒公司的人所做的也都是为了生计。给别人洗脑的那些人像白蚁一样进入我们的头脑,他们使我们充满淫欲和热望。他们诱惑我们。一定要记住,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考验,有的时候我们不经意中就面临着考验。需要加强自己的信念、耐力以及自尊。 真正的美是很少见的。孔子曾经说过: “任何事物都有美,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它”。意思是: 真正的美丽出自有心人的眼中。如果仔细地看看人们的眼珠,可以看到人真正的灵气。凝视某人眼睛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人的气质和情绪,知道他是忧郁的还是愉悦的。 如果有人与真正的现实和谐相处,生活就会容易多了。 有一次,我看到关于真善美的博客。博客的主人是丽贝卡(Rebecca Hillegeist),她得出的结论是真正的美丽来自内部,美散发出到你的能量场,这种能量汇聚成你的真我。她还指出,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应该越过困难和障碍看到阳光的方面。珍惜自己拥有的。不要主动改变自己的身体,也不要尽量模仿别人的外表。 每个人都是美丽的。在一些情况下,人们瞧不起自己的外表。这是因为我们经常和别人攀比。我们在想拥有别人某些特点的时候,总是过分放大自己的缺陷。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绽放光芒。如果我们要把自己视为美丽的人,我们应该首先作一个感恩的、忠实的人。不要吹嘘自己的美丽,但可以证明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美丽,因为我们本来都很完美。生活是伟大的,生活中的现实本身就是美。 参考书目 http://thebigboldbeautifulblog.blogspot.com/2012/11/what-is-real-beauty.html http://www.helium.com/items/1148675-inner-beauty-is-real http://www.easternecho.com/article/2010/01/media_influence_our_perception_of_beauty http://www.oprah.com/spirit/Your-Perception-of-Beauty-in-the-Digital-Age ...